家乡的清明节作文650字(1)
自从我懂事开始,爸爸妈妈都在清明时节带我回老家跟爷爷奶奶、伯父伯母一起过清明节。在我幼儿园的时候学过一首古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学这首古诗时,我问爸爸妈妈什么叫清明,爸爸妈妈就讲给我听,清明是中国特有的专门祭奠祖先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不管你离家多远,都要回到自己的出生地来祭奠自己的祖先。
我的老家在大山的深处,回老家也是我最开心的时候。所以,清明节也是我企盼的。因为这时,爷爷奶奶会讲述他们的长辈,也就是我祖先的故事。在我看来这其中充满着传奇色彩。家乡的清明节是一个很隆重的节日。家乡的后山上埋着祖先。当清明节上山祭奠祖先时,平时冷冷清清的山上变得热闹了,只见乡民们携老带幼,挑着上山祭祀的贡品,一路上有说有笑。碰着熟人,不停地寒暄,打着招呼。这时山上已响起乒乓的爆竹声,给平时平静的山里增添了不少热闹的气氛。山间也燃起股股青烟。乡民们开始祭奠祖先。我们来到山坡上散落在林间的土包前。原来这就是我们祖先沉睡的地方。大人们把土包周围的杂草清除掉,露出刻着祖先名字的墓碑,然后把贡品摆放完毕,点燃香烛。接着叫我们小辈们祭祀祖先。爷爷们开始讲述他们父辈的故事。等香烛燃尽,大人们开始三五成群地喝酒、聊天。这时就成了我们小孩活动的时间、。林间采花、挖竹笋,有趣极了。等天色渐暗,林间开始响起各家呼唤小孩名字的声音,到了该下山回家的时候了。这时小孩们不知从哪个角落冒出来,带着山间采的各式花朵欢欢喜喜下山了。
家乡的清明节如此让我怀念,也让我更明白了清明节的含义,更明白长大后不管走到哪里,我的根都不能忘。因为,那里有我的祖先。
张家港市中兴小学一(5)刘琛涛
家乡的清明节作文650字(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在我的家乡,清明节除了扫墓、缅怀革命烈士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做青饼了。这不,周六青少年宫组织去马岙青青世界体验做青饼,妈妈帮我报了名,我乐得一蹦三尺高。
我们乘着大巴来到了青青世界。走进大门,第一个映入我眼帘的是绿色的长廊,沿着干净的小路,走到了一大块郁郁葱葱的绿地旁,这就是青吗?一旁的老师介绍说:青原是一种长在田边的小草,分为两种。一种叫绵青,叶子椭圆形,香味不浓但清甜,另一种叫花青,浓香四射但略带苦味,今天我们要采的就是花青。老师一声令下,我们一个个迫不及待地跳到地里,不一会儿就采了一大袋,满手都是青的香味。接下来就是择青和剁青了,我们学着青青世界叔叔阿姨的样子细细挑选好后,把青交给了他们,因为我们年纪小,动刀子的活就只能由他们完成啦。
让我们憋屈的还在后头呢!当叔叔阿姨们搬出蒸好的米和青倒在了石臼里,加些白糖准备捣青饼时。我们卷起了袖子跃跃欲试,结果一个一个耷拉着脑袋回到“观众席”——捣槌太重了。青饼团在石臼中越变越细腻,清香也越来越浓,让人垂涎三尺。终于又轮到我们出场了,一位阿姨把青饼团搬到了桌子上,旁边是一个个印青饼的模具。我小心翼翼地用线把青团割断,选了一个带“福”字的圆形印板摁在上面,用手一压,诶呀,好烫!我连忙松开手,撒点松花粉。就这样,我一连做了6个图形各异的青饼,准备带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
亲爱的朋友,若是你在清明节的时候来我的家乡,热情好客的舟山人一定会端上一盘香气四溢的青饼,配上家乡有名的海鲜,让你尝个够。
定海小学二(5)班胡倍硕
家乡的清明节作文650字(3)
我们家乡有个很重要的节日那就是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阳历四月五日。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在我们家乡过清明很隆重,一点也不比春节逊色。因为它是一年中祭拜祖先的重要日子。清明节上坟不单单指清明节那天,清明节的前后十天都是可以上坟的。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香火、纸钱、炮竹、鲜花、酒食果品等物品到墓地,把鲜花放在坟头,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 你也可以投稿 ,为坟墓培上新土,然后叩头行礼祭拜,之后放炮竹,最后拿着食物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和对故人的怀念。
清明节不仅是祭祖的日子,也是全家人团聚的日子,一直在外忙碌的亲人很少有时间聚在一起,可是清明节这天大家都会来祭祖。不仅因为怀念祖先,也有对家和亲人的思念。这时全家人又在一起共同张罗着饭菜,喝酒聊天,诉说着对已故老人的怀念,诉说着对家人的想念之情,诉说着团聚的欣喜之情。
清明节不光是祭奠自己的亲人,也是祭奠革命先烈的日子,祭奠在苦难中逝去的人们。
我爱家乡的清明节,我们要心存感恩,学会感恩。
学校:北仓小学
二年级一班:杨文超
指导教师:刘志艳
家乡的清明节作文650字(4)
每当清明节到来的时候,好多大人就会拿着铁锹还有黄纸和冥币到先人的坟墓上烧纸、送钱。好让亡灵在阴间也有钱用;上学的孩子们也会被学校组织起来到烈士林园扫墓,通过扫墓,让我们知道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多少年来,这个清明习俗一直保持着。
不知道为什么,每到清明时节,天空总是阴沉沉的,大多会下起雨,不由得让人们想起大诗人杜牧那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种感觉让人的心和天气一样。
家乡清明的另一个习俗是,在清明节那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两旁都要插上柳枝,锅里煮上好多鸡蛋,听长辈们说,这是在纪念一位名叫介子推的人。
据说,当年皇帝微服私访,不料饿昏在一户人家的门口,这户人家的主人就是介子推。他见到有人昏倒在家门口,就想办法救活了这个人,当时老百姓很穷,介子推家也一样。皇上的这次微服私访,使他了解到了民间疾苦。
皇上回到京城以后,决定重赏救命恩人,但是当圣旨到达的时候,介子推吓坏了,误以为皇上要杀他,于是乘天黑,背着八旬老母躲进了深山老林里面。皇上派人找了三天三夜也没有找到,于是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用火烧树林,他想用这个办法逼介子推出来接受他的封赏。然而不幸的是,介子推和他的老母亲被活活烧死在树林里,当人们看到大柳树下这对母子的尸体时候,无不叹息落泪。
皇上知道以后也后悔不已,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下令每年到了清明时节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插柳枝,煮鸡蛋,让已在天国的介子推母子能吃饱饭,不饿肚子。
时间过去了许多年,习俗保留了下来,但是对习俗的来历,知道的人已经不多了。我想,也许清明节就是要告诉我们要时刻不忘感恩亲人,感恩恩人吧。
家乡的清明节,我永远难忘。
家乡的清明节作文650字(5)
——四川省屏山县龙华中心校三年级一班:邓永诚
指导教师:徐世芳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每当我看到这首古诗时,就让我想起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那天小雨,爸爸、爷爷、妈妈、哥哥和我一共五个人乘着摩托车带着香、蜡、钱纸、酒、肉以及糖、食、水果去上坟。
大约开了半个小时到了老家的山脚下,我们下了车,把车停在人家户里,背着东西就开始爬山了。我的心情特别高兴,而且好奇,山路非常陡还有一点儿滑,行走非常艰难,我和哥蹦蹦跳跳地也没觉得什么,一会儿就爬上去了,但是爸爸、妈妈、爷爷都爬得又累又热,累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几十分钟后,我们终于来到老祖宗的坟前,我听爷爷说:“这是我们家族最老的一座坟。”
这时,爷爷就像一个指挥官似的,各就各位,叫爸爸清除坟上、坟周围的杂草,叫妈妈撕钱纸。我和哥哥也一起撕起钱纸来,爷爷把香、蜡点燃,把飘钱插好,我和哥哥帮着妈妈摆放好糖、食、水果、酒、肉等供品。爷爷一声令下,爸爸就把炮点燃。炮声在乡村中的山峪间左右回荡;家乡的亲人们都纷纷走出房屋,看看谁来了。接下来爷爷就带头向祖先磕头、鞠躬、致敬,我们也从大到小地向先人磕头、鞠躬、致敬,最后我们在坟坝里点心、讲故事,稍微休息后向另一座坟出发了。
在祭拜先人的过程中,我们重复着同样的程序,一路上听着爷爷讲述着家族的故事。故事中有欢笑也有艰辛。不知不觉已是下午一点过了,家乡的亲人邀请我们到家里去吃饭,饭桌上长辈们兴奋地回忆起往事,心情非常激动,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天晚了,我们告别了亲人,下山乘车回到了家。
啊!家乡的清明节真有意思,我今年又好像长大了很多岁了。
家乡的清明节作文650字(6)
我的家乡位于浙西的一个小城,每年春天,当奶奶把一簇簇暗绿色并可以开出许多小黄花的植物采摘回来,我就知道清明节要到了。
小时候不明白清明节是什么节,只是知道那一天可以吃到翠绿翠绿的清明粿。清明粿的形状象一个鼓鼓的有花边的大饺子,只不过它不是用面粉而是用糯米粉做成的,薄薄的皮包上炒好的馅,等蒸熟了,嘿嘿,晶莹剔透的像一堆绿翡翠,且香喷喷的让人垂涎欲滴。至于那诱人的绿色当然是奶奶采回来的那种植物发挥的作用了,用它的汁和面,真是既美味又美观,据妈妈说这种植物《本草纲目》里面也有记载,对身体很有好处呢。
除了吃清明粿,这一天,爸爸和妈妈还会带着我去给太爷爷太奶奶扫墓,我当然知道他们是不会收到我上的香的,却还是恭恭敬敬行着礼,因为老师在课堂上同我们讲过,清明节就是一个祭祖的日子,这是传统习俗,是一种悼念已逝的亲人的方式。只是每年清明扫墓差不多都是雨天,这让我不禁想起课本上那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古诗,我大声背诵这首古诗同爸爸妈妈撑着伞走在回去的路上,想象着诗中那个“遥指杏花村”的小牧童,如果他不是生活在古代就不会在这雨天也去放牧了,他一定会和我一样做个幸福、快乐的小孩。
今年清明节,妈妈对我讲了清明节的来历,我从而知道了这个节日竟然来自于那么一个感人的故事,不禁对那个叫介子推的人肃然起敬,因此也就更加喜欢过清明节了。
家乡的清明节有好吃的清明粿,有古诗中的细雨,我在细雨中品着清明粿,听妈妈描述着那个叫介子推的人,不由得慢慢走进了我们中华民族那部源远流长的历史。
龙游县实验小学三(1)吴亦可
指导教师:王春燕
家乡的清明节作文650字(7)
我的家乡是贵州省安顺市,黄果树大瀑布就在我的家乡。可能因为是山区小城的原因,家乡清明节的氛围很浓。
每年的清明节,人们纷纷汇集到小城周围的山上祭扫祖先,我们家乡叫做“上坟”。上坟前大人们可忙了,要做很多好吃的,炒很多的菜,还要买纸钱、香烛、坟标、鞭炮等上坟的用品。到上坟那天,大人们擒着大包小东西上山,让我们小孩在祖宗坟前磕头,口里还念些吉利的祝福话,比如“老祖宗,孙子给您扫墓来了,请你保佑他快长快大,学习进步,考上清华、北大!”
清明上坟对我们小孩来说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因为上坟时不但有好吃的,还有很多好玩的,比如摘野菜、捉虫子、放风筝等等。我最喜欢的还是捉虫子,因为爸爸常常说他小时候曾经发现过四脚蛇,所以我也暗暗地希望能逮到一条四脚蛇。今年能不能实现这个愿望呢?
今年清明节那天在气很好,一大早我们就出发了,大人们在坟上供奉祖先时,我和爸爸就开始捉虫子了。普通的蚂蚁、蟋蟀、瓢虫随处可见,令我兴奋的还有蜈蚣、狼蛛等一些凶猛的虫子。当我翻开一块石头时,奇迹出现了:一条青绿色的“嗖”地窜了出来,吓得我和表妹小子瑜后退了几步,爸爸大声说“别碰它!”等我再想仔细地看它时,它早已经钻进草丛不见了,爸爸说那就是一条四脚蛇!我真是又开心又害怕呀,心里暗暗地想:如果下次见到它,一定反它逮住!
当我们玩得差不多的时候,大人们就叫我们吃饭了,吃饭没有桌子和凳子,大家就蹲在坟前的草地上吃。据说吃了供奉祖先的的饭菜,就会得到老祖先的保佑。吃完饭 ,大家就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陆陆续续下山回家了。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清明节,真是既有意义,又很开心,还能长很多见识呢!
(作者:贵州省安顺市实验学校一年级3班辛文韬)
家乡的清明节作文650字(8)
我很喜欢《三字经》,它是三个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像诗歌一样押韵。每当家里有客人来,我都会很骄傲地背给客人听,享受着客人的掌声,还有爸爸妈妈那灿烂的笑容。
我读了《三字经》里许多小故事,比如:《孟母三迁》、《禅让帝位》、《孔融让梨》、《赵孝救弟》……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冬练三九》。它讲的是岳飞练功十分刻苦,即使三九严寒,他也早起练功,每次都练得汗流浃背,最终岳飞成为我国宋朝著名的抗金英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年幼的时候不努力学习,到了年老时必然一无所成,那时就后悔莫及了。
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到清明我们都要去扫墓。
按照我们安溪祥华的风俗,我们全家和往常一样回老家过节。于是,我问妈妈:“我们这边的清明节是怎么过的?”
妈妈说:“我们老家“扫墓”、“上墓”所用的“纸钱”也别具一格。它是用五色彩纸裁成(约四五寸长,三四寸宽),中间镂以三至四行水波纹的曲线。都是拿祭品、锄头、铲子。那里扫墓的时间并不是像国内普遍的在清明节,而是选择在冬至的时候扫墓。”
清明节到了,外面下着毛毛雨。妈妈叫我不要去了,我吵着要去,妈妈拿我没办法,就同意了。在路上,我看见山上的树木真多呀!有茶树、有杏树,等??????而且,还有许多满山遍野的映山红,真美啊!
过了一会儿,就到了扫墓的地方。接着,我们找到了奶奶的坟墓。我们开始忙活起来,有的锄草,有的铲土,有的在一旁站着帮不上忙。弄好了就要烧香烛,用12张粗纸和12支香在坟墓周围插好,因为今年是12个月所以要插12支香,12张粗纸。然后在坟头用石头放上几张粗纸盖住,开始烧纸钱、纸房子、纸衣服等的日常生活用品。等烧完以后,放鞭炮。最后拜三拜,我们带着忧伤的心情下山去了。
晋安区第一中心小学三年4班
家乡的清明节作文650字(9)
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小学二(8)班韩俊杰---------------------指导老师:陈丹丹
春回大地,万物苏醒,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来了,它既是祭祖扫墓的日子,又是赏春踏青的好时光。
清明假期第一天的早上,风和日丽,我们全家准备了祭拜的贡品,开着车出发了。过了一个多小时,我们回到老家枞阳。与大伯、二伯及姑姑全家聚集后,我和哥哥姐姐们像一只只脱笼的小鸟蹦蹦跳跳地向前跑。放眼望去,田野里春意盎然,到处开满了金灿灿的油菜花,压得油菜都弯下了腰。游戏的蝴蝶在花丛中时来时往,翩翩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鸟在树上唱着优美动听的歌曲。让我想起一首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走过春色宜人的田园,我们又翻过一座高山,穿过一片森林,终于到了爷爷奶奶的墓前。我们个个累得满头大汗。只见墓前长满了高高的野草。二伯和爸爸卷起袖子拔草,虽然很累,但二伯和爸爸仍坚持着。可见他们是多么牵挂着去世的爷爷奶奶啊!拔完草后,大伙们有的放鞭炮、有的插标子,有的摆碗筷……
当我还未从鞭炮声中回过神来,爸爸的手搭在我的肩上说;“奇奇,快过来跟爷爷奶奶说出自己的心愿吧。”我来到墓前跪下,爷爷奶奶那慈祥的目光立即浮现在我眼前,禁不住双眼里含着泪光说:“爷爷奶奶,虽然您们已去世,但我还是想念您们,经常回忆我们在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愿您们在天之灵保佑家家幸福平安,人人身体健康,个个学习优秀。”最后我们再次向墓前叩拜,带着思念和伤感离开了……
如果有另外一个世界,希望爷爷奶奶也能够开心快乐。让我们永远记住家乡的清明节!记住这传统而又神圣的清明节。
家乡的清明节作文650字(10)
李迪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清明节.清明节又俗称踏清节,清明节那一天,人们都要携带鲜花,酒食果品,纸钱等等到墓地去悼念已逝去的亲人,也可以踏青游玩.
我的家乡是淮安,在清明节来临的前几天,到处可见每个小巷的路边或者是三岔路口,总有许多人在地上花个圈然后摆放许多纸钱,用打火机点燃,烧些纸钱给已逝的亲人表示纪念。
清明节这一天,我早早的起床,现在清明节是国家法定假日,我可以不上学,跟着妈妈,奶奶和舅舅还有姐姐一起来到墓园,我怀着一颗对爷爷无比思念的心 你也可以投稿,走到存放爷爷骨灰盒的墓碑前,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爷爷,爷爷在我出生前已生病过逝了,只见过爷爷生前的遗像。照片上的爷爷安祥的笑容,仿佛所有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他似乎还存在于这个世上。到了碑前,我轻生的对爷爷说“请您保佑我奶奶和我们全家健康平安,保佑姐姐考上名牌大学,保佑我学习进步。”说完我跪了下去,对爷爷的墓前磕了四个头,奶奶,妈妈和舅舅他们给爷爷请安之后就拿来了烧纸的火盆,奶奶给爷爷做了几样爷爷生前爱吃的小菜和酒,把它们摆放在爷爷碑前的墓穴上,整齐的放好并倒满一小杯酒,我拿起一大把纸钱,默默地往火盆里丢去,家里每个人都拿些纸钱给爷爷烧些,前方滚滚而来的热浪真让人受不了,可我还是坚持和奶奶一起把纸钱烧完,奶奶说多烧些好让爷爷在地下不担心钱的问题。烧完纸钱我们大家都给爷爷磕了头。我和妈妈走出墓园途中还看到许多人都在给自己的亲人烧纸钱。
这就是我家乡的清明节,它用烧墓,烧纸钱等一些活动表达了对自己亲人和祖先的一种深深怀念!
淮安市实验小学二年级三班李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