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俺的舞蹈欣赏课程论文,不要被名字所骗,说是《流浪者之歌》的观后感,其实80%的篇幅好不相关,理由在后文有所阐述。文中谈的较多的是我对如今大学教育的看法和对老师这个职业的观点。(小注:《流浪者之歌》原作是德国小说家赫塞的三部式文学作品,后由台湾现代编舞家林怀民改变为其自创的台湾云门舞集。公演之后大受好评,并在大陆演出多场。)
如下正文:
这学期选修了《舞蹈欣赏》这门课,不同以往所选的那些英语翻译、英语演讲等实用课程,这门课完全是一门关于艺术、审美,无关应用的一门人文性质的课程。当初就是想选一门相对轻松一些的课程,能够在繁忙的专业功课学习之余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休息。很开心,这门课完全符合我的要求。其实有时候休息并不只是睡觉,能够放松心情,卸下包袱,去融入到舞蹈的欢快氛围中往往能够让人更加的心情愉悦,更加充满活力。
其实自从上了大学以后,一直有点失望,感觉到大学里所学的课程全都是理工类的,完全没有文学、艺术、地理、历史之类的课程。深感我们在学习本专业课程之外还应该增强自身的人文修养,多去学一些其他的跟专业无关的东西。其实我们中国人的文化修养如今在世界上排的是很后的,我们大多数人没有看过歌剧,没有听过真正的交响乐,没有认真欣赏过舞蹈,即便是中国传统的古典音乐欣赏过的也不多。哈哈,扯得远了,总之我想说的是舞蹈欣赏的课程是很好的,它给予我们的营养并不比那些专业课来的少。
不过现在学校里很多人并不重视这些通选课程,仿佛是学校给他们的任务。甚至有不少老师对于通选课亦不重视,面对教室里上百号人心安理得地在那里念数年不变的ppt,亦或是放一些无聊的视频来娱乐大家。不过我们舞蹈欣赏的老师还是相当负责的,从她走下讲台到我们身边给我们一一签卡就可以看出她是一个认真的人。或许有些人会认为这样子太苛刻了,可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如果老师只是收讫卡后再签,还有多少人会去上课呢,很有可能是一个学生带了n张卡去就代表了n个学生。这样下去,老师上得也没劲,学生上得也无趣。其实我觉得既然选了这门课就去好好上嘛,干嘛要逃呢,你真有那么忙,还是忙着回去玩呢,忙着回去打游戏?来教室里大家一起看舞剧不也很开心吗?在课上看的踢踏舞、《雨中曲》等舞蹈,我现在依然记忆深刻,还记得看完的时候我是多么的快乐,多么的热血沸腾,多么地想自己跳一段哈!那种心理上得愉悦我觉得要比在宿舍里扯闲篇或是打游戏要快乐得多,也有意义得多。
在这门课上也让我对于舞蹈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了舞蹈的分类,也知道了哪些是体育舞蹈等。老师也经常会提到舞蹈演员的选择标准以及中西方传统上对于舞蹈审美的差别。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对我产生了影响,或许今后我会更加有意地去发现中西方审美上的差别。我也深感我们现在的审美的确是被西化了,例如我们会把自己的头发染成黄色,我们要求的开放暴露,而不是传统的婉约(当然那是明清时期的,中国历史上也曾开放过)。我们应该多去挖掘一下我们的艺术,我们自己的文化,我们的阳春白雪。现在怕是我们中国的青年中没几个看过京剧,听过昆曲,或是一些更加传统的例如皮影戏之类。如果等那些老一辈的艺术家都去世以后,我们这些文化瑰宝还如何传承下去呢?还有我们的传统音乐,现在也没有几个年青人有所了解,我们的各种手工艺又有几个年青人愿意去学呢?现在的人们太功利,太浮躁,满脑子装的都是怎么能去赚钱,赚到钱以后就去听一些自己完全不懂的西洋歌剧来装自己有文化。其实这他妈的叫有文化吗?我们老祖宗的文化你都不懂。或许是建国以后对于传统的东西破坏的太多太深,也或许是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使人们普遍没有文化,没有真正的理想追求,没有真正热爱的东西,而只爱钱财名誉,只爱享受。
所以我特别欣赏那些热爱自己事业的人,他们具有完整的独立人格,他们不会因为世俗的眼光就轻易放弃自己热爱的东西。只有人人都热爱自己的事业,这个世界才会有更多的发明创造,有更好地艺术瑰宝,有更加和谐的氛围。所以如果从事的是舞蹈事业,我们就应该真正地去热爱舞蹈;如果我们从事的是化工行业,我们就应该去热爱化工;如果我们是公务员,我们就应该热爱为人民服务;如果我们是老师,我们就应该热爱教书育人。试想,如果我们不热爱自己的事业,我们工作的时候将是多么的无聊,多么的苦闷。我们工作的时候就等着下班,我们工作的时候就想着其他对自己有吸引力的事情,我们就想着能早点解脱,去干别的事情,而工作却占据了我们相当一部分的时间,这样的人生是多么的无语!事实上,老师就是一个很伟大,很有成就感的工作,因为学生的可塑性还是很强的,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个正直的老师往往能够影响一批学生使他们日后也成为正直的人,一个老师对于自己专业浓厚的兴趣往往也能够带动很多学生对干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记得看过电影《死亡诗社》后,发现教师的职业更加的神圣。一个真正的好老师是能够让学生们真正地爱他的,哪怕是平时再调皮捣蛋的学生。所以教师是多么好的职业啊,你热爱自己的专业,你能够向别人分享你的热爱并能影响他们也去热爱,你能够发现现金社会上存在的弊病,并能以身作则去影响一批未来的精英们让他们成为人格健全的人并担起社会的责任,你还能让这些未来的精英们热爱你,挂念着你!看吧,教师不是一个非常完美的职业吗?
所以真的不理解如今为什么很多人都不爱做老师,很多老师也并不爱学生,并不爱教书育人。或许他们本不爱自己的专业,或许他们没有发现这个社会的弊病并能以身作则去将它扭转,或许他们并不想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或许他们做老师只是迫不得已,只为谋生混一口饭吃……太多可能了。综合起来就是他们不热爱自己的事业,他们没有自己的理想。
发现一个现象,发现往往人文学科里出现好老师的概率要高一些。或许是因为理工类学科更加的实用主义,以致很多人只是因为它的实用性而去学它,而人文学科里则有更高的比例是因为兴趣。分享自己的兴趣或许才是做一个好老师的真正秘诀。
哈哈,说的我自己都有种想去做老师的冲动。不过现在还是把自己的专业学好,让自己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吧!
扯了这么多有关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兴趣热爱,发现已严重偏题了哈。其实我也是半有意而为之,因为我真的害怕谈我对于这部现代歌舞剧的观后感。因为我个人对于舞蹈的理解并不深,我看过的舞蹈也并不多,且多数是一些古典舞,现代舞看的极少(不知街舞算不算)。而如果要我写关于这个舞蹈的观后感,并且要求3000字,我觉得我肯定写不出来,因为没有话讲,并且我不能发现这个舞蹈的美。如果硬要求我写出3000字,或许我只能去网上copy一些别人的评价,而我很讨厌做这种不光彩的事情,中国人造的假还不够多吗?我宁愿自己一个字一个字敲出一些我个人认为正确的观点。或许某些观点我现在自己还未能做到,那就一起共勉吧。
但如果实在要我讲一讲我的观后感,我想说这部舞蹈剧并不美。总之我看完的感受是这样,我觉得这个所谓的“舞蹈”里的动作过于扭曲,病态,我看了以后觉得很不舒服,倒是觉得最后的那个用一个耙在金黄色的稻米上画出一个个同心圆的画面倒是挺美的。还有整个舞台的布景还算可以,但就是里面演员的动作让人难以接受,太不自然,太过生硬了。我始终觉得舞蹈应该是带给人们美的享受的艺术,我们看完以后的心情应该是愉悦的,而很遗憾,在看完《流浪者之歌》后我并没有心情愉悦,我也并不觉得它美。或许是因为视频拍摄的问题,不过我看张艺谋的一些电影还是觉得挺美的。
个人感觉舞蹈或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侧重给观众以愉悦,一类侧重宣泄舞蹈着自身的情感。最原始的舞蹈应当是以宣泄情绪为目的,现代舞蹈则侧重愉悦观众,因为宣泄情感可能没人会去看。我觉得相对于歌唱等其他艺术形式,舞蹈应该更加侧重于宣泄舞者情绪,也能说是更加侧重愉悦舞者自身。这是我的判断,不过我觉得《流浪者之歌》两方都没有愉悦,但或许愉悦了舞者,因为我自己不是舞者,我不能胡乱揣测他们的感受。或许《流浪者之歌》是现代版的《皇帝的新衣》亦未可知哈。
尊敬的邓老师,请原谅我的胡言乱语哈!我觉得您是一位好老师,所以我才敢写出上面这3000字,其中有些是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有些也是有意写给您看的,希望您能完整的看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