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民区党支部在动迁工作中的事迹
,只要有1户居民在,就一定会保证他们的正常生活。就这样,一场即将发生的群访事件被及时控制在萌芽状态。
在动迁过程中断水、断电的事也会经常出现,每次类似这种情况发生,党支部一班人和居委会干部都在第一线、第一时间做群众工作,使矛盾尽快平息,问题尽快解决。无业青年王兵思想工作比较难做,当他因女友父母反对他们结婚而感到苦闷时,居委干部便挺身而出做他的媒人,又赶到扬州女方家做工作,促成了他们的婚事,成就了两万户里最后一对姻缘,也促成了王兵的搬迁。
三、一心为群众,发挥党支部的凝聚作用
居委干部虽然只是群众称之为“够不上‘七品芝麻官的父母官”,但管的却是最大的群体——老百姓。凤城一村居民区党支部和居委干部认识到,只有一心一意为群众办事,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才能凝聚群众,完成动迁工作。
凤城一村有很多困难家庭,这当中有劳动模范,有弱势群体。把“凝聚力工程”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的宗旨渗透到动迁工作中也是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具体体现。如50年代的市
劳模王玉兰身患白血病多年,为了治病,他希望能够就近搬迁。但她的儿子媳妇又都下岗,全家无力出资购买******附近的二手房。面对这样一位曾经为党和国家作出贡献的老劳模,党支部没有理由不去帮助她。党支部一班人与街道的同志多次奔走于市总工会、“两万户”改建办、王玉兰所在单位、动迁组等部门,最后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王玉兰如愿搬到了周家嘴路一套二室一厅的住房,解决了她看病就医的困难。还有110号许根娣一家,9个人合住在一套29平方米的屋子内,但是根据动迁政策,问题很难解决,为此许根娣一家成了“钉子户”。对于这户有着特殊困难的家庭,党支部一班人一方面实事求是地向动迁组、区法制办反映情况,另一方面请已经动迁的居民回来做老邻居的工作,最后在双方都退让一步的情况下,使问题得到解决。还有35号一户居民6个家庭成员中有一个瞎子、一个低能和一个精神病人,面对这样的特殊困难家庭,又是党支部站出来据理力争为他们说话,因为解决他们的困难是体现党和政府对老百姓的关怀。经过党支部的努力,动迁组采纳了党支部的意见,最后为这户人家解决了市区两套房子。凤城一村居民区党支部在动迁工作中所做的一切看似“婆婆妈妈”、平平淡淡,但从中体现的却是关键时刻基层党组织的真功夫,这让我们看到了“凝聚力工程”建设在基层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