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对联:强姓对联及强姓来历

  强(qiáng)姓源出:

  1.出自姜姓,是上古炎帝的后代。得姓始祖:公孙强。春秋时齐国公族。郑国大夫强鉏即公孙强裔孙,其后自此皆姓强。

  2.历史上的氏族姓氏,是黄帝的后代。黄帝的玄孙叫禺疆,他的后代以“疆”为姓,因古代“疆”与“强”相通,所以后来改为强姓。

  望出丹阳,芳传天水;

  公孙苗裔,炎帝渊源。

  ——全联典出强姓的得姓历史渊源和郡望。

  千古流传“祠部集”;

  万民称颂“强公渠”。

  ——上联典指宋代进士强至。终祠部郎中。有《祠部集》。下联典指唐代雍州司户参军强循。因华原无泉,人畜多渴死,循教濬渠浸田,一方利之,号“强公渠”。官至大理少卿。

  治病精编《医案》论;

  隐居喜作《碧山》吟。

  ——上联典指清朝人强行健:,幼时家贫,好学不倦,后又行医,藉所得以养亲。著有《医案》《伤寒直指》等书。下联典指明代尹强仕。嘉靖举人,授广昌尹,结碧山吟社。有《家食编》。

  附:

  蔼蔼贤哲事;

  依依离别言。

  ——此联为唐代处士强蒙诗句联。其诗作收入《全唐诗》。

  登第则传五子;

  开渠以利一方。

  ——佚名撰强姓宗用联。上联典指北宋钱塘人强至。下联典指唐代凤州人强循。

  通渠溉田,争起强公颂;

  隐居结社,常作碧山吟。

  ——佚名撰强姓宗祠联。上联典指唐代雍州司户参军强循。下联典指明代广昌尹强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