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对联 姓氏对联-戚姓及戚姓来历

  戚(qī)姓出自姬姓,为春秋时卫国大夫孙林父之后,以封邑名为氏。得姓始祖:孙林父。春秋时卫武公有个儿子叫公子惠孙。惠孙的七世孙孙林父在卫献公时任上卿。孙林父因在国内失宠,先后出奔晋、齐,卫。殇公时封于戚邑(今河南省濮阳市戚城)。子孙世代以封地“戚”为姓。

  源自周姬,系承林父;

  望成东海,派起濮阳。

  ——全联典指戚姓的源流和郡望。

  南塘防海盛名远;

  元敬抗倭功德高。

  ——全联典指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嘉靖中,任参将,召募金华、义乌兵,数败倭寇,号“戚家军”。嘉靖四十一年在福建大破倭军。翌年,又会兵大败倭寇于平海卫。

  助教家藏三礼;

  参军国裨一心。

  ——全联典指南朝·梁·戚衮。字公文,国子助教,除中卫始兴王府录事参军。撰《三礼义记》,值乱亡失,著有《礼记义》四十卷行于世。

  封侯传七代;

  秉政善三条。

  ——上联典指汉·戚勰:他被封为表临侯,显赫多年,爵位一连传了七代。下联典指宋代虞部郎中戚舜吕,知抚州,被誉为“善政三条”:惠穷困、扶善类、毁淫祠。

  附:

  笔长五丈宜画水;

  室有千册好描图。

  ——佚名撰戚姓宗祠联。上联典指宋代画家戚文秀。下联典指元代道学家戚崇僧。

  孟诸诗集尚信义;

  婺贤文轨扶忠良。

  ——佚名撰戚姓宗祠联。上联典指宋代诗人戚同文。下联典指明代监察御史戚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