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对联

  地以人传,溯自周郎习战,苏子题词,仙吏将才,千古各成奇迹;

  天留我住,放教彭蠡风帆,匡庐瀑布,水光山色,一时都入壮怀。 吴城望湖亭。鄱阳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古称彭蠡、彭泽。湖盆是一个由南向北倾斜的古赣江下游河谷盆地,以后潴水形成鄱阳湖。鄱阳湖南宽北狭,形似葫芦,以都昌和吴城之间的松门山为界,以北称北湖,由于它位于整个湖体的西北,又称西鄱湖;松门山以南称南湖,又称东鄱湖,是鄱阳湖的主体。除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外,承纳南、东、西三面的赣、抚、信、鄱、修五大江河以及很多独流的来水,湖水从北面通过仅800多米的狭窄水道注入长江。望湖亭,位于永修吴城镇鄱阳湖畔,吴城地当赣江入鄱阳湖处,故登亭可览江湖美景。向北远眺,则可见庐山数峰,亭旁有鸿雪轩。周郎习战:指三国东吴都督周瑜,在鄱阳湖中操练水军之事。苏子题词:北宋文学家苏轼曾来吴城题写诗词。彭蠡:彭蠡湖,鄱阳湖的古称

  五夜楼船,曾上孤亭听鼓角;

  一樽浊酒,重来此地看湖山。曾国藩题望湖亭

  东下壮军声,横槊高歌,遥想一时豪杰;

  北归停使节,落帆小泊,闲看千里湖山。 冯展云题望湖亭。槊:古代的一种兵器。成语有“横槊赋诗”,形容能文能武的豪放潇洒风度

  战舰列千军,想当年小乔夫婿,破浪乘风,多少雄姿英发,今我弋船来系楫,吊古凭栏,叹几许事业兴亡,只赢得残灰劫火;

  湖天开一碧,看此日大地山河,落霞孤鹜,无非活泼生机,谁家铁笛暗飞声,悲歌击筑,把那些沧桑感慨,暂付与芳草斜阳。 彭玉麟题望湖亭

  能容湖水心胸阔;

  得见庐山真面目。 望湖亭

  胜地重新,在红藕花中、绿杨阴里;

  清游自喜,看长天一色,朗月当空。 阮元题望湖亭

  又倾湖光浮日月;

  一楼山色变云烟。 吴坤修题望湖亭

  客已倦游,偶然小住湖山,便欲乘风归去;

  人生如寄,留得观前鸿爪,不妨踏雪归来。 曹汲珊题吴城鸿雪轩,位于永修吴城镇鄱阳湖畔望湖亭侧,取苏轼诗“飞鸿踏雪泥”句意为名

  万顷湖光浮日月;

  一亭山色变烟云。 鸿雪轩

  泥雪人生几鸿爪;

  津亭诗句万牛毛。冯子良题鸿雪轩

  新旧十年行馆雨;

  雌雄几辈过江风。 鸿雪轩

  花明树暗全依水;

  地少人多半借山。 何栻题永修半亩园,位于吴城镇

  一肩风月谁担去;

  六面湖山自拥来。 何栻题永修半亩园如愿亭

  放出一头真得地;

  养成六翮便冲天。 何栻题永修半亩园鹤寮

  支颐独引看山兴;

  曝背闲听击壤歌。 何栻题永修半亩园负暄亭

  三升椒雨祛寒捷;

  一榻梨云入梦香。 何栻题永修半亩园结岁寒馆

  鄱水东来争此土;

  吴城南望爱吾庐。 何栻题永修半亩园鄱西草堂

  隐居欲起三层阁;

  蒙叟先开五石尊。 何栻题永修半亩园诗瓢

  高处星云归一览;

  闲时风月胜三休。何栻题永修半亩园且观亭

  花香扑座浓于麝;

  树隙营巢拙似鸠。 何栻题永修半亩园是亦楼

  因树为庐花当壁;

  得书如产砚犹田。 何栻题永修半亩园守砚传经蒔花种树之室

  与五老为邻,何孤之有;

  以双钟取乐,且系于无。 湖口鞋山,又名大孤山、大姑山,位于江西湖口东南的鄱阳湖中,因其形状为鞋,故名

  占鄱水一湖,风口浪前,临波照影;

  邀庐山五老,云边月下,促膝谈心。 石道达题鞋山

  鞋落湖中,留待世人评论去;

  山生水里,又教美景画图中。 石道达题鞋山

  又是春风杨柳,心中仙女今犹在;

  毋须花芍红梅,江上彭郎我又来。 杨国凡题鞋山

  有清水一湖,晨夕相濡,大可洗心革面;

  尽风情千种,冰霜自励,居然剑胆梅魂。 石道达题湖口梳妆台

  尘劫千年后,增其旧制,大好河山巧打扮;

  波光一镜里,展我新颜,中华儿女笑梳妆。 杨国凡题梳妆台

  治水禹王功,看龙伏波平,赫赫千秋歌大业;

  富民政策好,喜鱼香稻熟,熙熙百姓乐丰年。杨国凡题湖口禹王台

  水土既平,功垂百世;

  山川初奠,泽被九洲。 徐奠磬题禹王台

  云影波光碧似染;

  歌声笑语涌于潮。 杨国凡题湖口碧波亭

  云催客睡;

  客枕云眠。 杨国凡题湖口云眠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