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对联:匡姓来源及匡姓对联、匡姓宗祠联

  匡(kuāng)姓出自以邑名为氏。得姓始祖:匡句须。春秋时鲁国大夫施孝权的家臣任匡邑(河南省长垣西南)宰,即为匡地的地方长官。其孙以祖父居官地名命姓,遂为匡姓。到北宋初年,为避太祖赵匡胤之讳,改匡姓为主姓。政和年间主姓又改为康姓。北宋以后,仍恢复了祖姓,为匡氏。

  源承邑宰;

  望出晋阳。

  ——全联典指匡姓的源流和郡望。

  鼎鼐调和晋阳郡;

  经书博治凿壁堂。

  ——全联典指匡姓的郡望和名堂。

  子孝结庐得术;

  稚圭凿壁偷光。

  ——上联典指周代匡侯后裔匡俗,字子孝,兄弟七人在庐山结庐而居,为匡氏奠基立业之事。下联典指西汉丞相匡衡,少时家贫好学,曾凿开墙壁借邻居家的灯光读书。历官太子少傅、丞相,封乐安侯。

  精通医术名中外;

  善解诗经释古今。

  ——上联典指明代名医匡愚,字希贤,精于医术,曾随三保太监郑和三次三使外国,以名医家闻于当时。下联典指西汉经学家、丞相匡衡事典。善于解说《诗经》,人说:“匡说诗,解人颐。”

  军功炳炳武德将;

  政绩彪彪安乐侯。

  ——上联典旨明代抗倭名将匡福,穆州人。太祖时,为骑尉,守东海,击倭有功,授武德将军。下联典指西汉经学家、丞相匡衡,元帝时封为安乐侯。

  附:

  号呼苏母;

  诗说解颐。

  ——佚名撰匡姓宗祠联。上联典指南齐·匡昕,有至姓,母亡经日,昕莽还号叫,母即苏,时称孝感。下联典指汉·丞相匡衡。

  倒履传佳话;

  结庐见壮心。

  ——佚名撰匡姓宗祠联。上联典指西汉经学家、丞相匡衡。他善于讲《诗》。一次他与别人讲《诗》时,相互驳难,别人被说得哑口无言,只好慌忙地倒穿着鞋溜走了。下联典指周代匡侯后裔匡俗。

  河东元帅传名远;

  齐国将军建树多。

  ——佚名撰匡姓宗祠联。上联典指元代名将匡才,以军功卓著,晋沂邳河东元帅。后战死。下联典拽战国时齐国名将匡章,又称匡子、章子。屡立战功,卓有建树。

  兰州固美、孟渎尤佳、百世迁居名胜地;

  凿壁引光、借书傭力、一朝封拜乐昌侯。

  ——佚名撰匡姓宗祠联。此联为匡姓宗祠“安乐堂”堂联。

  祠址已三迁,水秀山明人杰地灵名永著;

  乐安传一脉,瓜绵椒衍祖功宗德泽长流。

  ——佚名撰匡姓宗祠联。此联为匡姓宗祠“安乐堂”堂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