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帚自珍 |
拼音 |
bì zhǒu zì zhēn |
简拼 |
bzzz |
近义词 |
敝帚千金、爱惜羽毛 |
反义词 |
视如敝屣、在所不惜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
成语结构 |
主谓式 |
成语解释 |
敝:破的,坏的;珍:爱惜。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
成语出处 |
宋·陆游《秋思》:“遗簪见取终安用,弊帚虽微亦自珍。” |
成语用法 |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自己的东西不值钱舍不得扔 |
例子 |
但写出以后,却不很爱惜羽毛,有所谓“敝帚自珍”的意思。(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三〉》) |
英文翻译 |
cherish sth.of little value simply because it is one's own |
成语故事 |
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派大司马吴汉与征南大将军岑彭去攻打在成都称帝的公孙述,汉军进兵神速,与公孙述进行了殊死搏斗才攻占成都,吴汉下令屠城。刘秀指责他,说老百姓家里有破扫帚也价值千金,不能掠夺他们的财产失去民心。
|
成语正音 |
帚,不能读作“shù”。 |
成语辩析 |
敝帚自珍和“敝帚千金”;同出一源;都表示珍惜自己的东西;但敝帚自珍由“敝帚千金”发展而来;语义较重;而且不用于劝诫和批评方面。 |
产生年代 |
古代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