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屈不挠

不屈不挠
拼音 bù qū bù náo
简拼 bqbn
近义词 坚忍不拔、百折不挠、视死如归
反义词 卑躬屈膝、奴颜婢膝
感情色彩 中性词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解释 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挠)不诎(屈)。”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形容人顽强
例子 一百多年来,我们的先人曾跟国内外反动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英文翻译 never give in
谜语 弯腰抓痒
成语故事 汉成帝时期,丞相王商为人正直,敢于同恶势力在不屈不挠的斗争,他力劝汉成帝不要听信大将军王凤的谣言带头去避难,受到汉成帝的表彰。他不惜自己的官位也要将玩忽职守的琅玡太守杨彤罢免,因此得罪了他的亲戚王凤,因此被陷害。
成语正音 挠,不能读作“ráo”。
成语辩形 屈,不能写作“曲”。
成语辩析 见“百折不挠”。
产生年代 古代
常用程度 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