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 |
拼音 |
duì zhèng xià yào |
简拼 |
dzxy |
近义词 |
有的放矢、因地制宜 |
反义词 |
无的放矢、举措失当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
成语结构 |
偏正式 |
成语解释 |
症:病症;下药:用药。针对病症用药。比喻针对具体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 |
成语出处 |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41卷:“克己复礼,便是捉得病根,对证下药。” |
成语用法 |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
例子 |
他也许要借这原始的集体的力给后代的散漫和萎靡来个对症下药吧。(朱自清《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文学的道路》) |
英文翻译 |
prescribe medicine according to the disease |
歇后语 |
害什么病开什么方 |
谜语 |
医生开处方 |
成语故事 |
三国时期,倪寻、李延都因头痛发烧去请名医华佗治病,华佗诊断两人病情后,给倪寻开了泻药的处方,给李延开发汗的药,两人感到奇怪。华佗认为倪寻病由内部伤食引起,李延则是外部感冒,两人吃药后立即见效,人们认为华佗是对症下药。
|
成语辩形 |
症,不能写作“证”或“正”。 |
成语辩析 |
对症下药和“有的放矢”;都有“言论、行动有针对性”的意思。但对症下药偏重在针对不同的情况确定措施和办法;“有的放矢”偏重在有目的;有针对性。 |
产生年代 |
近代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