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心应手 |
拼音 |
dé xīn yìng shǒu |
简拼 |
dxys |
近义词 |
心手相应、游刃有余、驾轻就熟 |
反义词 |
不文不武 |
感情色彩 |
中性词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
成语解释 |
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
成语出处 |
先秦·庄周《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
成语用法 |
连动式;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各种技艺 |
例子 |
挟了七八万现款的冯云卿就此走进了公债市场,半年来总算得心应手,扯起息来,二分半是有的。(茅盾《子夜》) |
英文翻译 |
what the heart wishes one's hands accomplish |
歇后语 |
鲁班手里调大斧 |
谜语 |
鲁班手里调大斧 |
成语故事 |
春秋时期,齐桓公在堂上读书,工匠轮扁冒失上前打扰,齐桓公对轮扁的读书无用论深为不满。轮扁解释道:我做木公的技艺得心应手,是不可能用语言传授给别人的,古代圣人学问的精妙之处也是如此。
|
成语正音 |
应,不能读作“应该”的“yīnɡ”。 |
成语辩析 |
(一)得心应手和“随心所欲”;都表示“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做出来”的意思;有时都可表示做事“顺手”。不同在于:①同样表示“做事十分顺当;”得心应手表示“顺心;顺手”;“随心所欲”仅表示“顺心”。②得心应手是褒义成语;常形容技艺熟练;“随心所欲”是中性成语;常用来表示随着自己的心意说话;思维活动的意思。(二)得心应手和“浑洒自如”都形容技艺纯熟。但得心应手范围广;可指一切技艺方面;“挥洒自如”侧重在善于运用笔墨;一般指书画和写文章方面。 |
产生年代 |
古代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