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心动魄

惊心动魄
拼音 jīng xīng dòng pò
简拼 jxdp
近义词 动魄惊心、心惊肉跳
反义词 泰然自若、见怪不怪
感情色彩 褒义词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解释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成语出处 南朝·梁·钟嵘《诗品》上卷:“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用于说明事物壮观
例子 这部战争片中,有不少惊心动魄的场面。
英文翻译 profoundly affecting
歇后语 脑袋上放炮竹
谜语 脑袋上放炮竹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越国想灭吴国,便搜集天下的奇珍异宝、珍味佳肴献给吴王,同时还把西施、郑旦两位美人献给吴王。吴王把两位美人安置在椒房内,美人并肩而坐,偷窥者莫不惊心动魄。吴王被她们迷住了,越军进攻吴国,吴王带两位美人狼狈逃跑。
成语正音 魄,不能读作“pài”。
成语辩形 魄,不能写作“魂”。
成语辩析 惊心动魄和“触目惊心”都可形容让人非常吃惊的事。但的适用范围比“触目惊心”广;无论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对象都能运用;“触目惊心’只适用于能看得见的对象。
产生年代 古代
常用程度 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