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节流 |
拼音 |
kāi yuán jié liú |
简拼 |
kyjl |
近义词 |
增产节约 |
反义词 |
大手大脚、铺张浪费、挥霍无度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
成语解释 |
开发水源,节制水流。比喻增加收入,节省开支。 |
成语出处 |
荀况《荀子·富国》:“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 |
成语用法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褒义 |
例子 |
在经济工作中,应该经常注意开源节流。 |
英文翻译 |
earn more income and cut down expense |
谜语 |
原;用水莫忘关龙头 |
成语故事 |
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况在《富国篇》中阐述富国的策略,若要国家富强,就要爱护百姓,在收支上开源节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去发展生产,国家才能富强。如果不顾生产,只顾浪费物资,百姓就会十分贫困。所以“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
成语正音 |
节,不能读作“jiē”。 |
成语辩形 |
源,不能写作“原”。 |
成语辩析 |
开源节流和“克勤克俭”;都有“增产节约”的意思。但开源节流偏重指通过开辟多种渠道增加收入;“克勤克俭”偏重指通过勤劳增加收入。 |
产生年代 |
古代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