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形于色

怒形于色
拼音 nù xíng yú sè
简拼 nxys
近义词 怒不可遏、怒目切齿、怒气冲天
反义词 喜形于色、喜不自胜
感情色彩 褒义词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解释 形:显露;色:脸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成语出处 宋·洪迈《夷坚决》:“夫子赐之酒五尊。子夏怒形于色,举足蹴其二。”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状语;指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例子 (1)怒形于色,在商场上是一大忌。(2)做人不要怒形于色,以免吃亏上当。
英文翻译 be black in the face
成语正音 色,不能读作“shǎi”。
成语辩形 形,不能写作“行”或“刑”。
成语辩析 见“怒不可遏”。
产生年代 古代
常用程度 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