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鬼蛇神

牛鬼蛇神
拼音 niú guǐ shé shén
简拼 ngss
近义词 牛头马面、妖魔鬼怪
反义词  
感情色彩 贬义词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解释 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成语出处 唐·杜牧《李贺诗序》:“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 ◎ 但是假使它们以其牛鬼蛇神的面目活动于意识之内,则必将唤起稽查的注意而惊醒睡者的清梦。
◎ 这两段话里用了"魑魅魍魉"、"牛鬼蛇神"、"分庭抗礼"、"取而代之"、"招兵买马"等成语,就不只是讲得极其形象,而且是极其深刻的揭露了右派分子的蓄谋已久企图使资本主义复辟,让社会主义垮台的反动政治阴谋,并表现了我们对于这一小撮害群之马极端蔑视的阶级感情,这比用一般的语词就更具有表现力、说服力和战斗力。
英文翻译 forces of evil
成语故事 唐朝时期,多才而短命的诗人李贺留下不少著名的诗篇,例如“雄鸡一唱天下白”、“黑云压城城欲摧”等名句,至今被人传诵,诗人杜牧还专门给他写《李贺诗序》,评价他的诗为:“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成语辩析 牛鬼蛇神和“妖魔鬼怪”;都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妖魔鬼怪”所指多较笼统;有时可指传说中的妖精、魔鬼;但牛鬼蛇神仅用比喻确定的坏人。
产生年代 古代
常用程度 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