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不暇给

日不暇给
拼音 rì bù xiá jǐ
简拼 rbxj
近义词 日理万机、日夜操劳
反义词 无所事事
感情色彩 褒义词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解释 暇:空闲;给:足够。指事情繁多,时间不够,来不及做完。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 虽受命而功不至,至梁父矣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给,是以即事用希。”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没有时间休息
例子 谁知一个传十,十个传百,官幕两途拿轿子来接的渐渐有日不暇给之势。(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三回)
英文翻译 be fully occupied everyday <be hard pressed for time>
成语故事 公元前202年,刘邦战胜了项羽建立汉朝。他把全国分封给有战功的人,封他为诸侯。废除秦朝的各种旧制,命丞相萧何制订国家根本大法《九章律》,让韩信制订军法,让大夫陆贾负责制订礼制,他每天忙得一点空闲时间都没有。
成语正音 给,不能读作“ɡěi”。
成语辩形 日,不能写作“目”。
产生年代 古代
常用程度 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