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之高阁

束之高阁
拼音 shù zhī gāo gé
简拼 szgg
近义词 置之不理、置之度外
反义词 爱不释手、掌上明珠
感情色彩 褒义词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解释 高阁:储藏器物的高架。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成语出处 《晋书·庾翼传》:“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 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毛泽东《实践论》)
英文翻译 lay aside and neglect
谜语 藏书楼
成语故事 东晋著名将领庾翼很有学问,他奉旨驻守武昌,把武昌治理得社会安定、百姓富足。他带兵北伐,收复了北方部分领土,他对当时两个善辩的名人杜宏和殷浩看不惯,认为应该把他们束之高阁,等天下太平时,再考虑让他们做一些事情。
成语正音 之,不能读作“zī”。
成语辩形 阁,不能写作“搁”。
成语辩析 束之高阁和“置之不理”;都有“放在一边不理睬”的意思;但束之高阁多指闲置不用或不管;语义范围大;“置之不理”只偏重于“不理睬”;语义范围小。
产生年代 古代
常用程度 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