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像止啼

射像止啼
拼音 shè xiàng zhǐ tí
简拼 sxzt
近义词  
反义词  
感情色彩 褒义词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解释 喻威名远震,使人畏服。《汉书·酷吏传·郅都》:“匈奴至为偶人象都(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其见惮如此。此为射像事。”《新唐书·郝玼传》:“虏大畏,道其名,以怖啼。”此为止啼事。后遂合用以为典实。
成语出处 《汉书·酷吏传·郅都》:“匈奴至为偶人象都(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其见惮如此。此为射像事。”《新唐书·郝玼传》:“虏大畏,道其名,以怖啼。”此为止啼事。后遂合用以为典实。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例子 明·汤显祖《紫箫记·边思》:“二位将军有射像止啼之勇,有薄糜餐革之忠。”
产生年代 古代
常用程度 一般